【中美貿易戰】官媒亮出解困鑰匙 中美達協議在於一關鍵?

經濟脈搏

發布時間: 2019/07/26 12:53

最後更新: 2019/07/26 19:27

分享:

分享:

中美雙方將於下周二在上海恢復貿談,在雙方還存在不少分歧下,外界普遍不看好能很快達協議。事實上,從《環球時報》及「陶然筆記」的最新社評,均透視著中方在的底綫是達成平等和相互尊重的協議。慶幸的是,中方最近開始購買美國大豆,美方也據報考慮撤銷中國部分關稅,雙方似乎正向著上述方向前進。

中國商務部及白宮日前確認,美國貿易代表萊特希澤(Robert Lighthizer)及財長姆欽(Steven Mnuchin)30至31日在上海與中方官員繼續貿易談判,是自5月談判破裂後首次面對面會談。白宮指,雙方將討論包括知識產權、強制技術轉移等議題,而預計談判將先聚焦華為問題及購買農產品,為後續談判奠定基礎。

然而,由於雙方結構性問題分歧仍難解,料今次會談不會取得很大進展。《環球時報》及「陶然筆記」最新的社評再透視中方的底綫,即達成平等和相互尊重的協議,包括取消所有對中國貨品的關稅。

《環球時報》昨晚發表的文章指出,華盛頓仍是塑造中美邊打邊談面貌的主動方,鑒於靠施壓沒帶來協議,文章呼籲雙方需要真正落實兩國元首大阪峰會共識,讓平等原則成為突破僵局的鑰匙。

文章強調,彼此都認同的雙贏頭緒是達協議的必由之路,警告美方不要為向中方施壓而隨意否定中方訴求的正當性,這會在美國發酵成為雙方達成公平協議的阻力,而美方消除這種阻力的時間和空間都在收窄。

陶然筆記:平等相互尊重是唯一途徑

「陶然筆記」今早發表的社評更指出,雙方解決分歧只有「平等和相互尊重」一種途徑。文章表示,美方把加徵3000億美元輸美商品關稅掛在嘴邊,極限施壓的手段對中國根本沒用,「中方不吃這一套」。若美方還抱著舊黃歷不放,那麽無論談多少輪、多少年,都談不出好結果。

事實上,中美雙方近日似乎開始向著平等和相互尊重的方向走。彭博社透露,中國已允許5家公司進口200萬至300萬噸美國大豆,並批准部分中國企業向美國購買豬肉、玉米、棉花和高粱等農產品

而美方則據報考慮撤銷中國部分關稅,換取中方同意協議具法律效力。因此,分析相信,雖然中美離達協議還有長時間,但雙方只要向著平等和相互尊重協議的方向走,最終仍有機會達協議。

有關中美貿易戰的最新消息【按此即看】

開啟hket App,閱讀全文
訂閱《香港經濟日報》電郵通訊
收取第一手財經新聞資訊 了解更多投資理財知識 提交代表本人同意收取香港經濟日報集團所發出的推廣訊息,你也可以查閱本網站的私隱政策使用條款
訂閱《香港經濟日報》電郵通訊
收取第一手財經新聞資訊 了解更多投資理財知識 提交代表本人同意收取香港經濟日報集團所發出的推廣訊息,你也可以查閱本網站的私隱政策使用條款